转载自 : 星洲日報/財經
(吉隆坡)在電子電器產品強勁復甦和“雙油”的帶動下,大馬5月份出口成長再創新標青記錄,按年挺增22%至606億令吉,遠遠超越市場預測,並寫下逾3年的最迅速成長。
貿工部今日公佈的最新出口數據顯示,按年22%的成長再度超越市場預期,更勝4月份的20.9%成長。這也是大馬自2004年9月寫下30.5%成長後,至今最佳的表現。
根據《路透社》和《彭博社》的調查,出口預測中間值各為13.4%和12.5%。
數據顯示,5月的進口總值增長7.9%至449億9000萬令吉,貿易盈餘按年翻漲近一倍至156億令吉。
貿工部指出,電子電器產品以及原產品是推高總出口表現的功臣。電子電器產品出口總值取得10.5%的亮麗漲幅,達244億令吉;“雙油”出口總值保持逾60%的強穩增長。
出口至美萎縮1.4%
另一方面,除了大馬出口至美國總值萎縮1.4%至78億1000萬令吉,其餘出口市場皆取得不俗成長。大馬出口至東盟市場的總值,揚升26.5%至153億7000萬令吉。
報告指出,出口至美國市場放緩,主因是電子電器產品出口減少所累,而原棕油出口卻往上揚。
總結今年首5個月,我國總出口按年廷揚14.6%至2681億8000萬令吉;進口則增加7.2%至2134億4000萬令吉。
同期貿易總值提高11.1%4816億3000萬令吉;貿易盈餘則增加56.9%至547億4000萬令吉。
全球經濟看淡‧經濟學家潑冷水
我國出口再創佳績讓經濟學家喜出望外,惟全球經濟前景仍舊看淡。經濟學家一致認定電子電器產品“電力”難持久,促使出口成長將回落至個位數水平。
聯昌國際經濟學家李興裕認為,電子電器產品出口是否可以支撐良好表現成疑問。5月份的電子電器出口成長雖達10.5%,卻低於4月份所取得的12.8%成長(達220億6000萬令吉)。
“電子電器產品除了面對美國經濟看淡的衝擊,同時也面對產品價格走低的壓力。”
他舉證,國際半導體機構三番四次調低領域成長預測,馬美電子工業協會(MAEI)也預計成員公司的總出口銷售持平在0.4%,電子電器產品亮眼出口表現的持久度成疑。
李興裕也指出,原油和原棕油價格自去年下半年攀升,上半年的高成長可能是比較基礎偏低所致。
“步入下半年,價格效應不再那麼強勁。”他維持上半年6%至6.5%經濟成長預測,下半年則為4%至4.5%,全年料達5.3%。
大馬評估機構首席經濟學家姚金龍也表示,考量歐美經濟緩和前景,以及美元走軟拉低電子電器產品價格,我國無力維持雙位數的出口成長記錄。
他指出,雖然新公佈的正面出口數據顯示經濟走勢不如大家所想像中糟糕,但情況進一步走緩將讓我國出口面對挑戰。
他預計大馬出口將回緩至個位數中端成長,全年經濟成長預測則為5%。
Ideaglobal經濟學家則表示,電子電器展望不穩定,即使最新出口數據不俗,支撐力有待觀察。
達證券則在研究報告指出,今年5月的全球半導體晶片銷售按年成長7.5%,可是首5個月只取得3.8%的增長,低於去年同期的4.4%。
“被視為領先指標的半導體資本開銷往後退。觀察也顯示,訂單步近2005年領域成長萎縮的水平。”5月份的全球訂單下滑37.2%,較4月的30.4%進一步惡化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