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July 4, 2008

啟動賣盤‧跌幅高達57% 外資心水股魅力不再?

转载自 : 星洲日報/財經

(吉隆坡)外資啟動馬股賣盤,備受鍾愛的大資本和優質股從“人見人愛”淪為“棄之如履。根據聯昌研究數據,上半年外資持股比重分別減少3%至10%的個股,股價挫幅介於33%至56.9%,遠高於綜指的18%跌幅。

不過,聯昌研究認為,外資撤出間接為投資者帶來不少機會,不少股項的估值因而改善,低本益比和高周息率的股項比比皆是。

該行看好和經濟關係不甚密切的類股,包括種植、油氣和手套,有意趁低吸購這類股項的投資者應以逐步累積方式,吸納基本面穩固的股項。

聯昌研究指出,目前馬股的低迷走勢,推高個別領域如製造、木材、銀行、電訊和消費的股息至更高水平。部份個股的2009年週息率竟超出10%,最標青的緯鉅集團(WELLCAL,7231;二板工業產品組)更高達13%。

不少股項的本益比也間接從外資大舉撤出而走跌,調整為“價廉物美”的水平。

分析員以LCL企業(LCL,7177;主板貿服組)和百利金國際(PELIKAN,5231;主板消費品組)為例說,雖然兩家公司未來3年累積盈利成長可達26%至27%,但是本益比卻從雙位數跌至5倍。

聯昌研究指出,對於青睞股價低於淨資產值股票的投資者,目前最“划算”的包括普騰(PROTON,5304;主板消費品組)、 MK置地(MKLAND,8893;主板產業組)和新海峽時報(NSTP,3999;主板貿服組)。

“其他具有相同特色的股項則包括KLCC產業(KLCCP,5089;主板產業組)、大騰化學(TITAN,5103;主板工業產品組)和亞航(AIRASIA,5099;主板貿服組)。”

外資越愛受傷越重

依聯昌研究數據來看,外資持股比重顯著的個股,都難逃股價大跌命運,其中以建築、產業和證券類股受傷最重。

當中以金務大(GAMUDA,5398;主板建築組)跌得最悽慘。雖然該股的外資持股比例僅減少4%,但受該公司創辦人拿督林雲琳大批售股影響,股價創下高達56.9%跌幅。

令人意外的是,一些傳統抗跌領域也無法倖免,包括博彩領域的名勝世界(RESORTS,4715;主板貿服組)、手套領域的頂級手套(TOPGLOV,7113;主板工業產品組)和消費品的百利金國際等。

無論如何,數碼網絡(DIGI,6947;主板基建計劃組)則是特殊例子。儘管該股外資持股比例減少6%,但上半年期間股價只下跌3.6%,抗跌能力略勝一籌。

外資持股權仍高風險暗藏

雖然部份外資撤離造成馬股重傷,但是由於外資持股比例仍高,馬股依然暗藏拋風延續的風險。

聯昌研究表示,儘管政治局勢欠明朗,但外資持有馬股比例仍居高不下,估計外資還一段時間才能出清馬股。

“明顯的,外資的拋售獲得其餘外資承接,若外資減持行動沒減少,馬股繼續存在下跌風險。”

馬股的外資持股巔峰期為2007年杪的24%,為過去15年最高水平,甚至高於1990年代的大牛市。上個外資持股高峰期則在1996年,當時外資也花費大約4年才完全出清股票。

熱錢的進出是評估外資進出馬股的指標之一。2007年的每季熱錢淨流出和淨流入,皆寫下有史以來的最高記錄,全年淨流入更高達180億令吉,刺激馬股攀高。

分析員指出,最近18個月熱錢的淨流出,將對股市造成負面影響。

“今年上半年流進大馬的熱錢改變對象,不再垂青股市,轉為流入國庫債券等固定收益工具。”

聯昌研究維持馬股的“中和”評級,對綜指後市走向持謹慎看法,年杪封關水平維持於1290點。

該行說,外資在衡量大馬政治的不確定因素後,短期料持續下修馬股評級和估值,可能降至和泰國及印尼股市的同一水平。目前,泰印股市較馬股折價8%至19%水平。

No comments: